要围绕三件大事提质增效,打造雄安质量雄安标准,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,加强京津冀质量标准协同发展。
朱文玮进一步指出,我国从事回收的企业门槛低、回收技术落后,所回收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,造成我国废旧塑料的回收率只有30%多一点,与有的发达国家70%的回收利用率差距明显。一是禁止生产销售超薄塑料购物袋、超薄聚乙烯农用地膜。
城市垃圾分类、塑料垃圾回收管理系统还不健全。限制一次性塑料制品消费1月19日,国家发改委官网更新了三条有关《意见》的内容,全方面解读政策出台的主要内容、背景和意义。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朱文玮介绍,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年产塑料400多吨,到2017年已经突破年产7500万吨,新中国成立后塑料制品产量累计已超过10亿吨。分步骤、分领域禁止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、一次性塑料制品、快递塑料包装等。2018年全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量6042.15万吨,同比增长1.1%,成为世界上塑料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。
通过有组织的回收利用以及绿色塑料资源开发利用,实现生产-使用-回收-再利用的循环经济模式,不仅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,而且减少了资源和环境的压力。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。踊跃报名进驻社区,参与对回京人员的排查登记、入户调查等工作。
做好环境监测和应急准备,加强城镇地区水源地监测。同时统筹谋划污染防治工作,做到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两不误。丰台区生态环境局的党员除了完成好自身值班备勤巡查等任务以外,发挥生态环境专业优势投身社区疫情防控,参与站岗值守和体温检测等工作。同时,统筹谋划和推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各项重点任务,做到疫情防控和污染防治两不误。
充分利用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平台下好先手棋,本着早谋划、早部署、早见效的原则,及时分析预测空气质量趋势,充分应对可能到来的污染过程,加大执法力度,加强重点区域管控,督促相关属地及行业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。高度重视并抓实抓细疫情医疗废物、医疗废水环境监管,梳理辖区内定点医院单位台账、设置发热门诊医院及非发热门诊医院台账,科学指导辖区内67家医疗单位及时、有序、高效处置医疗废物,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,确保医疗废水和医疗废物得到安全消毒处理
据悉,《正面清单》明确了环评豁免管理试点范围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范围,清单实行时间原则上截至2020年9月底,根据形势需要可适当延长。同时,对原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(表)的畜牧业等二十二大类54小类行业项目,纳入环评告知承诺试点。对正面清单内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十三大类33小类项目,也不再要求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。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制定了《陕西省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正面清单》,对纳入正面清单内的农副食品加工业、食品制造业等十三大类33小类项目试行环评豁免管理,对二十二大类54小类行业项目纳入环评告知承诺试点。
陕西省生态环境厅要求,各级环评审批部门继续对当前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、物资生产、研究试验等三类建设项目和医疗机构应急增加的X射线影像设备豁免环评手续。原则上,这些项目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,但不免除建设单位应当承担的生态环保责任。在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改革试点方面,陕西省将继续开展生猪养殖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,加快促进全省生猪生产恢复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省级设立环境空气质量激励资金共1.5亿元,其中: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激励资金占比70%,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激励资金占比30%。
今年,四川将设1.5亿元的省级环境空气质量激励资金,对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和同比改善情况进行考核。新修订的《考核办法》有什么变化?记者了解到,鼓励更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,本次修订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,区别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与非达标城市,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不再扣罚财政资金。
同时,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激励资金将按照等额预分、次年清算,据实考核方式处理。值得关注的是,已达标市(州),在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波动范围内的全额奖励预分配部分;超出波动范围且变差的,扣收激励资金预分配部分的40%。
次年初,由生态环境厅对各市(州)上年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。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激励办法不变。3月19日,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,为加快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鼓励更多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,该厅与四川省财政厅日前联合印发《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激励约束考核办法(修订)》(以下简称《考核办法》),从三个方面进行修订,鼓励更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。在考核方式上,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激励资金采取等额预分、次年清算、据实考核、分档扣收等额扣罚方式处理。每年初,省财政将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激励资金等额预分配到各市(州)。同时,允许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质量指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;三是对超出一定范围内波动的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扣减40%的激励资金。
对于有改善的市(州),按照改善率予以激励;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没有改善的市(州)不予激励空气质量未达标城市激励办法不变。
3月19日,成都商报-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获悉,为加快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鼓励更多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,该厅与四川省财政厅日前联合印发《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激励约束考核办法(修订)》(以下简称《考核办法》),从三个方面进行修订,鼓励更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。据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,今年省级设立环境空气质量激励资金共1.5亿元,其中: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激励资金占比70%,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激励资金占比30%。
每年初,省财政将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激励资金等额预分配到各市(州)。在考核方式上,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激励资金采取等额预分、次年清算、据实考核、分档扣收等额扣罚方式处理。
对于有改善的市(州),按照改善率予以激励;对于环境空气质量没有改善的市(州)不予激励。同时,允许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质量指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;三是对超出一定范围内波动的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扣减40%的激励资金。新修订的《考核办法》有什么变化?记者了解到,鼓励更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,本次修订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,区别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与非达标城市,空气质量达标城市不再扣罚财政资金。值得关注的是,已达标市(州),在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波动范围内的全额奖励预分配部分;超出波动范围且变差的,扣收激励资金预分配部分的40%。
次年初,由生态环境厅对各市(州)上年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。今年,四川将设1.5亿元的省级环境空气质量激励资金,对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和同比改善情况进行考核。
同时,环境空气质量同比改善激励资金将按照等额预分、次年清算,据实考核方式处理突出工作重点,严格项目准入,禁止新增钢铁、焦化、平板玻璃、水泥、陶瓷产能;优化产业结构,依法依规压减过剩产能,加快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;优化能源结构,加快燃料清洁低碳替代以及利用工厂余热、电厂热力等替代,支持天然气、电清洁能源利用;推进清洁生产,开展节能改造和工艺升级,提高企业自动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坚持目标导向,细化分解任务,按年按季按月列出台账,严格考核管理,以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实效守护京津冀的蓝天白云,推动河北省创新发展、绿色发展、高质量发展。要推进标准、质量、品牌、信誉联动提升,持续深化制造业、农产品食品药品、消费品、工程、对外贸易、文化、生态、城乡建设管理、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十大质量提升专项行动,落实落细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收官工作,高质量编制质量强省十四五规划。
要按照年度工作要点确定的目标,层层压实责任,质量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、督导考核,省直各有关部门对照职责细化实施方案,各市进一步完善工作推进机制,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落实。3月18日,河北省省长许勤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,研究进一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、实施质量强省和标准化战略2020年工作要点、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等。要围绕三件大事提质增效,打造雄安质量雄安标准,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北京冬奥会筹办,加强京津冀质量标准协同发展。会议强调,要全面落实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部署,按照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要求,根据疫情最新变化做好科学防控,筑牢入境防线、进京防线、社区防线,严格落实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,周密做好复学准备工作,继续加大科学救治患者和援鄂抗疫工作力度。
要加快推进全面复工复产,强化六稳举措,发挥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作用,打通产业链、供应链、资金链堵点,畅通经济循环,全面恢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秩序。会议强调,要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。
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。会议指出,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标准化战略,是新时代建设经济强省、美丽河北的重要支撑。
要加强系统研究和战略谋划,建立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、政策体系、标准体系、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。